前言

前端早读课第七期专访来了,今天这位朋友的博客,早读君在刚学前端那会就认识了,那就是css森林以及他的群。博客的质量跟思考问题的深度都很值得一看。


正文从这开始~


其实蛮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并加了前端早读课的官网(http://www.zaoduke.net),可惜一直没有怎么去看。几周前在朋友圈看了别人转发的前端早读课,觉得内容质量蛮高的,于是在群里找到了@情封,关注了前端早读课的公众号,现在基本上每天能看一篇。回想自己也曾经想为行业做点什么,到头来却渐渐找到各种理由,渐行渐远。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敬这份热情,推荐。


关于这次专访

在关注了前端早读课的公众号之后,@情封找我说要做一次专访,我一听心就虚了,专业上的内容现在跟我的距离还真有点远,自从开始带团队,已经很久没写代码了,这并不是好事,好在并未停止思考。以下是这次的几个问题:


Q:自我介绍,网名,在公司所服务的团队,现在负责的项目

A:每次做自我介绍都得经历一次内心的斗争,这是一次自我定义的过程,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希望别人如何认知我。虽然最后也就是陈述历史,但选择说哪些不说哪些呢?好吧,已经看得出我是个『纠结』的人,现在的网名是Ghostzhang,用了有10年了吧,这也是我在腾讯的ID,目前服务于微信支付设计中心,负责重构前端团队的日常管理。


Q: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走进前端的?

A:我2005年毕业,经师兄介绍进入广州一家电脑代理商的设计部做美工,视觉和页面一起做,当前还在用DW画表格布局。虽然也学过美术,但个人的设计水平远没到商业的程度,所以美工的工作做得并不太好,自己也很痛苦。然后就是看到了关于Web标准的内容,直觉这是以后的方向,于是开始关注Web标准,学习CSS布局。然后是写博客,然后就被当时腾讯ISD的总监看到,约了面试,然后就进了腾讯,开始了重构的路。更多的内容在我的博客上有分享,有兴趣可以看这里


Q:这么多年了,你是怎么看待前端?以及在前端深广度上,你是如何考虑的?

A:交互、视觉、重构、前端,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不能减少的,不同的只是比例。早些年交互、重构不被重视,大家以为不需要,现在回过头去看,这部分的工作还是在做的,只不过没有专门的人独立去支持,更多的可能是产品经理把交互的工作做了,前端把重构的工作做了,甚至把视觉的工作也做了……


经过了这么多年,交互、重构、前端已经比之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都有独立的岗位和越来越专业的知识体系,这是好事,也是发展的规律。既然是规律,就会兴极而衰,这『衰』就意味着变革,在以为重构、前端已经找到位置,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移动端开始兴起,面对一个新的领域,又是一片『未知』和『机会』。这时候除了感叹之外,很多人开始转型,IOS开发、安卓开发等等,javaC#C++之类的开发语言又重新进入大家的话题里,这也是规律之中的,关于程序语言的兴衰规律。每一周期重新产出新事物,淘汰不合适的旧事物,而随着人对同一领域理解的加深,这个过程只会越来越快。因此,所谓深广度,有时候只是用于『回顾』或者类似这种『经验分享』时的一个谈资。当然深度、广度还是很重要的,对于当前所处的环境中,更深更广意味着有更强的竟争力。说到竟争力……又是一个大话题……


Q:在专业技术上,是否遇到过瓶颈?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突破的?

A:专业上的瓶颈,应该就是对JS的学习上吧,到现在都还是半桶水,也许这也跟我对设计感到困难一样,思维的方式决定了学习的效率,俗称『天赋』。但再怎么困难,都只是比较慢而已,试着找到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切入点,会是不错的方式。比如我写的几个工具,大部分都是因为我要学JS而发起的,虽然对于JS的学习并没能真的提升多少,但后面写的比起前面写的在代码上已经有所提升,更高效些、更可维护,自己也没以前那么怕面对JS了。


Q:有没学习前端的经验,可以分享給前端新人,包括实习生?

A:兴趣爱好很重要,找你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学,坚持下去。至于是不是前端,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也许到时你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兴趣。然后,别只是低头做事,时不时停下来想想,多思考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打地基,是不能只是一味把土往坑里填,还需要压平,加上其它一些材料才能让它更坚固,才能支撑起更高的建筑物。


Q:你现在带团队,在对于新人在团队中如何更快融入团队、怎么学习等有什么建议?

A: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很虚的,每个团队的环境不同,所需要用到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最好请教你团队的同学,会更靠谱。就职业化来说,让自己更专业,更高效是不会错的,没有哪个老板会不喜欢能赚钱的员工。这里又引到另一个话题,不只是新人,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外部环境不断在变,需要不断去适应,去学习新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是『新人』,《给不同阶段的自己》中有这部分的思考,保持『空杯』、『谦虚』的心态,保持『敬畏』之心,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开始。


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拿出技术上的东西跟大家分享,而不是谈『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自51CTO博客作者mb5ff9820fd69b3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1. 腾讯微博即将退出舞台,爬取近十年腾讯微博数据,发现转折点竟在这一
  2. 图解一道腾讯笔试算法题:「最长上升子序列」
  3. 谷歌浏览器团队:感谢 Flash 所做的一切
  4. 昨天,终于拿到了腾讯 offer
  5. 一道腾讯面试题:厉害了我的杯
  6. 2021各公司春招求职上岸大礼包! 春招一次上岸,阿里/字节/华为/腾
  7. 年末最新整理:阿里、腾讯、字节、华为、百度等大厂Android岗面经
  8. 《赢》——如何更好的管理团队
  9. 这应该是堪称完美的“Android Framework学习笔记”了,腾讯高工“3

随机推荐

  1. Android仿微信图片选择器(三)
  2. Android:EditText 多行显示及所有属性(不自
  3. Android 中的消息传递,详解广播机制
  4. Android分发机制
  5. android中编译资源文件的相关问题
  6. Android Intent 教程
  7. Android NDK 环境搭建
  8. 17.Android与JavaScript相互调用
  9. Android发展演变与开发环境搭建
  10. Android:(14)ContentProvider数据模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