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作心得体会1十一月中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文秘培训,很感谢办事处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向李晓龙老师学习,聆听他精彩的授课,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培训主要的收获
培训会上,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李晓龙老师渊博的知识、精彩的授课技巧让我们由衷叹服,让我们听后仍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之感。
课上,李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解了如何撰写领导讲话搞、领导讲话稿的类别、行径过程、写作技巧和写作禁忌,跟大家交流了自己文秘工作以来的一些感悟。让我们明白,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特征,特别要做到说实话、办事实,防止空话、套话,忌啰嗦、烦燥,忌贪大求全,忌肤浅、苍白,忌差错,他还让我们认识到做好每一件事都是小事,而做错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有时一个标点,一个字,一句话的错误,都有可能严重损坏单位的形象。
此外,李老师还提醒我们平时要多研究上级的精神,领会领导的意图,注意领导以前签发的文稿、临时签注的一些东西,领导一些活动要尽量参与,要多听、多熟悉领导讲话风格,多收集写作素材,多动脑、多与完善,才会写出一篇好的文稿。
二、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很多,对照自身,由于不是文秘专业出身,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太多,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目前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同工作要求相差甚远,知识面还有待扩展,理论水平、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打牢文字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学习,就能不断地进步。
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所涵盖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去体会,我一定克服自身的缺点,用所掌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我相信最终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秘工作者。
写作心得体会2一、开场白
1、自我介绍
各位同行,今天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你们大多数人叫过我的名字。也许你们会感到惊讶,这怎么可能呢?你们想一想,开会的时候、参加PARTR的时候、主持仪式的时候,发言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嘉宾!"对了,我的名字就叫"佳兵",但我不是"贵宾"的"宾",而是当兵的"兵"。
2、工作经历
对于文秘工作来说,我既是一个新兵,也是一个老兵,说新是从工作经历来说,今年3月初工作调整才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的。说老是从年龄来说,我53岁才开始从事文秘工作。我85年参加工作,前20xx年在衡阳拖拉机厂从事技术工作,与数字打交道;后20xx年在衡阳日报从事新闻工作,与文字找交道,其间近3年在市改制办、国资委办公室客串文秘工作。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文秘工作不到十分之一,在座的大多数文秘工作经历时间比我长、经验比我丰富,大家给我一个交流和学习文秘工作的机会,我就在这里抛几块砖头,我们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给你一块砖头,你给我一块玉石!
二、文秘写作的主要内容
文秘写作是文秘工作的重点,胜任文秘工作首先得过文秘写作这道关,这是基础,也是支点,打好这个基础,用好这个支点,就能撬起工作和人生的大好前程。
文秘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与简报
A、定义
信息一词运用十分广泛,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定义,最简单的理解:信息是最新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数字、图表、情报、知识等等。
从广义来说,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在古代称为"消息",在中国台湾称为"资讯",在日本称为"情报",在英美称为"information",可以翻译为信息、消息、情报、知识、通知、报告等等。
信息的定义最早由信息奠基人香农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读起来拗口,也不好理解。经过随后多年的演变,信息的定义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信息是电子线路传输的信号"。
信息管理专家认为:"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与文字打交道久了,容易把数据理解为数字,其实数据最简单的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现在我们用手机、计算机可以做许多事情,但它们的内部只认数字"1"和"0",采用的是"二进制",所以无论数字、文字、图像、声音,都要转化为"1"和"0"才能处理。
简报是信息组合的内部小报。还可以称为"动态"、"要情"、"简讯"、"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
B、特点。
第一、新。最小的发生概率,最近发生的事情,最新的情况反映。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小。这和新闻有相同之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大家都知道的事不是信息,过时的情况不是信息,旧的资料和知识不是信息。
第二、快。快速的收集,快速的处理,快速的传递。快其实就是要抓住信息的时效性,一个是及时,一个是高效率,和新闻一样,信息也是易碎品,出手慢就把信息打碎了,错过了。文秘工作要加强对信息的敏感性,提高信息写作、简报编辑的工作效率。
第三、真。真实的记录,准确的处理,如实的传递。真实性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掺杂个人的主观好恶,不能人为地夸大缩小,关键的因素要仔细求证,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第四、简。简单的形式,短小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无论形式、篇幅、文字,我们要追求让阅读对象花最小的时间,看最多的信息。既是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也是现代快节奏的要求,更是领导决策效率的要求。
第五、专。行业内工作,行业内对接,行业内交流。各个行业的专业性都不一样,行业内的纵横联系、对接、交流都有行业内的专业要求,行业内的简报尽量反映专业信息,少一些一般性的信息。
C、要求
第一、抓重点。抓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抓全局性和指导性的问题。
第二、抓热点。既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领导重点关心的问题,还是能够引起反响的问题。
第三、抓亮点。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工作上的好经验,行业上的好典型。
2、会议记录与纪要
A、概念
会议记录是会议过程中,由文秘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记录下来的原始资料,不属于文秘写作的范畴。
会议纪要是会议结束后,以会议组织方的名义发布的关于会议重大事项决定的公文,属于文秘写作的范畴。
B、特点
会议记要 ……此处隐藏9750个字……情转。如何拟题,如何立意,选择什么角度,表现什么主题等等,都是要靠多想来解决的。可以这样说,一篇没有经过深刻思考就匆促而就的新闻稿,肯定称不上是好新闻。
(三)多问。对通讯员来说,在基层要捕捉到大的新闻,机会的确不多。这时,我们的脑子里就应该多想多转,尽量抓住身边的“小事”来作文章,从这些“小事件”中来反映大主题。这样写起来不但容易上手,又能集中笔墨写出深度来。但是,在动笔前,我们就应该在采访上多下功夫,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多问几个为什么,面对一个新闻事件,要想及时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耻下问,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挖掘出新闻的价值,写出有宣传报道价值的新闻。
(四)多写。许多通讯员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长时间不写东西,突然间叫你写个什么的,好像心里空荡荡的。而如果经常写,好像越写越顺、越写越有感觉。所以经常提笔,对锻炼写作能力是有直接帮助的。
但是,“手勤”也是很难做到。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记得刚从事文秘工作的时候,由于刚到新的岗位,每天总是忙忙碌碌,除了起草公文和整理材料外,白天几乎很少有静下心写新闻稿件的时间,一连两个多月,没有一篇稿件见报或被网站采用。为了扭转这种“颗粒无收”的局面,我积极向老同志请教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进行写作练习。就是勤写,多练,经常动笔,久之就会熟能生巧。
写作心得体会13公文写作是从事机关工作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三天时间武部长、姜xx、郝xx三位老师给我们做了公文写作培训,既生动精彩又通俗易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案例,学习之后感受深刻,对我们这些欠缺经验的年轻人而言真是拨云见雾,豁然开朗。结合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今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公文写作工作。
一是从思想上认识到从事公文写作的重要性。文字材料工作事关单位工作大局,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首武部长他们曾经从事文字工作的艰难,与现在的条件相比真是相形见绌,曾经一份份的公文信息完全靠加班加点手抄传递出去,虽然方式落后效率不高,但却锻炼了那个时代文字工作者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加积累。我们不可能通过一节课便脱胎换骨,成为文字达人,一切还得靠平时用心点滴的积累,通过日积月累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今后要增加阅读时间,广泛涉猎与工作有关的文章,通过多练多写多积累让材料丰满起来。
三是讲究写作方法。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类,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关注全局,既要立足实际又要有所提炼,但主要是要提纲挈领,没有提纲就如同人没有骨架。搞调研报告就要深入实际,从实践中提炼精华。这要求我们针对不同性质的公文写作,要以不同的方法灵活运用。
写作心得体会14这学期期末,我们专业拟建一个传媒研究论坛,强化大家对传媒的理解,增加大家的交流机会。由于写了篇论文参加论文比赛得了一个小小的奖励,12月28号要到北京去领那只小小的优盘,所以不能参加这次活动,只好搜肠刮肚地总结自己论文写作的点滴心得体会。不能参加本专业论坛很是遗憾,用笔谈谈论文写作心得聊以将功补过。于是在12月26号晚上匆匆写就,希望对同学们起一点参考作用已足矣。
1、多看书:
首先要看的是老师指定的必读参考书,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遇到某个新闻传播现象时就缺乏新闻敏感和新闻学术敏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多问为什么。重要的一点是,读书不仅要看到别人写得不好的地方,更要学习别人写得好的地方。
2、多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将基本同类书进行比较,看看各家面对同一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得失分别是什么。这样可以去除对学术的恐惧,避免盲目崇拜学术超人,并采取客观态度正视问题。
3、多思考:
遇到问题或者某个现象要多思考,将这个现象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从纵向和横向思考。如果发现自己还无法理解这个现象或问题,那么请查找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探究。
4、多练笔:
如何讲授写作的文章或著作很多,可是一些同学仍然感到提笔无语,原因就在于没有坚持练笔。常常有这种情况,感觉自己似乎有很多话要说,真正写时却写不下去。这就需要经常练笔,磨砺思维。
5、多请教:
文章写好了,冷处理一下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这还不够,毕竟个人知识有限,眼界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深刻,这时一定要多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老师可以帮你指正很多问题,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
虽然自读研以来,我在报刊上陆陆续续地发表过数篇文章,但是平心而论总体质量并不高,因此向同学讲心得体会有一种盲人指路的罪恶感。好在我不是敷衍,上面所说的都是论文写作的关键之处。然而,我也很遗憾地想,看了李小龙的拳术,没有几人能悟出精髓,即使悟出了,也缺乏那种毅力或资质去练成截拳道。
写作心得体会15什么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母亲也经常对我讲一句话“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只求我们孝顺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难道这点要求我们都做不到吗?
我国古代人十分孝顺。比如《三字经》中的黄香,在他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可母亲已经活不过来了,于是,他决定把对母亲的思念以及爱全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天的天气十分冷,晚上睡觉时,黄香先躺在父亲的被中,等被窝热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窝里。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长辈最大的孝顺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尽量让父母少操心,平时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像上个星期天(母亲节)的时候,我等母亲吃完饭,抢着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给母亲捶了捶背。
我在母亲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认真地捶着,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后背有一些驼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平日里不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还要做好多家务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认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许诺: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亲。当然不只是对自己的家人,对所有的长辈都应该如此。如在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在校外,我们也要孝敬长辈,我每个星期最少和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因为太远,要不然我每天都会去看他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
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是舍小家顾大家,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最大的孝,对我们小学生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