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10 10:48:46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2.初步学习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做到内容具体,并有一定顺序。

A案(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而又随机地引导学生观察所见景物

若有条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拍下录像,制成课件。若有困难,可拍下照片。

2.准备一幅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有条件或者将它制成课件。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寻找秋天,暗示要抓住特点

(1)图中寻秋。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随着四季的更迭,不断变幻着她美丽的容颜,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眼下,秋天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你认得秋天的模样吗?(出示分别绘有四季景色的挂图或课件)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找秋天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从中找出秋天的身影来。

反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依据什么找到秋天的。

(2)文中寻秋。出示以下三段分别描写不同季节景色的话,让学生找出描写秋天的那一段,并说说理由,以此暗示学生,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①瞧!树皮上隐隐约约还有另一种颜色,这就是生命之色——绿色。柳枝上那垂挂的细条,微微鼓出了绿茸茸米粒大的小嫩芽,它团着身躯,像是熟睡在梦乡中。其实,它早已苏醒,正在成长,努力展示着生的气息。

②瞧,田地里那饱满的玉米穗,披着红缨,红中带黄,黄中交红,仿佛是一杆红缨枪。果园里,一个个苹果逗人喜爱,有的青中带红,有的金光闪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山坡上,柿树把一身绿叶悄悄染红,仿佛是燃烧的火炬;青绿的果实也悄悄第变成金黃,就像一个个高高挂起的灯笼。

③树上,那一朵朵红花跻身于繁枝绿叶,红得那么鲜艳,那么可爱,活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花园中,美人蕉独具一格,宽厚的绿叶中顶出几朵红中带黄的花,亭亭玉立。荷花更是花中一绝,娇艳,妩媚,在苍绿的大叶与澄清如镜的池水的衬托下,简直像一团火。

2.谈话激情,唤醒表象

同学们,几天前,我们进行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郊游,秋天的美丽景色还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在让我们再次来领略一下秋天的美丽风光。(播放课件或录像。若没有录像或课件,可让学生欣赏照片。)

同学们,秋天的景色美吗?你喜欢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选择一处景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3.小组交流,叙说秋景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出印象最深的或者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求:

(1)要具体地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或者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局部到整体。

(3)说出来的景物,要让人听出来是秋天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4.独立表达,叙写秋景

根据三点要求和刚才同学们的建议,把说的写下来。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第二课时

1.小组内交流习作,组内根据习作要求互评。

2.展示优秀习作,组织评价。

有条件可以使用投影仪,把优秀的习作投影于大屏幕,没有条件,让学生宣读习作,组织学生以欣赏的方式开展积极的评价,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修改建议。

3.展示中等水平习作,组织评价。

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对是否写具体、有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提供对比性例子,进行启发和点拨,指导改进。比如,就如何写具体,可以提供下例: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

“当你走进田野,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一片齐腰高的大豆,黑里透黄,豆荚足有二寸长。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谷子更惹人喜爱,金黃的叶子,金黃的谷穗,连茎秆都是金黃的,微风吹过,它那沉甸甸的果实频频点头,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悄悄话,还传来阵阵清香。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好像喝了酒,涨红了脸。它那硕大的叶子随风摆动,好像在对人招手致意,又好像在炫耀自己丰硕的果实。最惹眼的要数玉米了。看,每棵粗壮的玉米秆上都长着一个结实的玉米棒子。有的竟长出了双胞胎,一个棒子足有一尺长,剥开一看,那金黃的玉米粒一排排整整齐齐,看样子,一个棒子至少能打半斤粮。”

第一例,只是写看到。第二例不仅写看到的,还写听到的“响声”,闻到的“清香”,还写想到或者感受到的,比如,“打开豆荚,五颗金黃的豆粒,闪闪发光,好像几个可爱的小宝宝,安静地睡在温床上,似乎在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们抱回家,去享受无尽的爱。”就看到的,有景物的色彩、姿态。这样,从多角度叙写,就写得很具体,很生动。

4.自改成文。从评议中获得启发,修改自己的作文,抄正上交。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随课文识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感受领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昨天你们预习了第五课,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贴到黑板上?

2.学生上讲台贴画。

3.大家画得很美,说明大家都很喜欢小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树有关的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会更加喜欢小树的。

4.师板书课题,生看大屏幕齐读课题两遍。

5.“爷爷“这两个音节有什么不同?生答,师讲解后领读课题一遍。

6.这篇课文藏着十个生字宝宝,老师把它们全找出来了,请看大屏幕。

< ……此处隐藏6247个字……气这么热,她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碗,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一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碗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拣了两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拐,左手端杯,小心翼翼(yì)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jiá)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cù)着眉头,咬着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碗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冲上楼梯涌进教室。看到桌子上每个人的水碗里都凉着开水,大家都怔住了,准又是丁晓颖!大家激动地端起水碗,纷纷围到她的身边,不住地感谢她。晓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们快喝水吧!”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用“______”标出。

2、照例子写词语。小心翼翼

3、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 从第一自然段中,用“ 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5、从短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缩句。 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

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心中一亮”是什么意思。

8、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事,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道理。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

能力目标: 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用双手和智慧才能创造美丽世界,收集资料,阅读同类儿歌,加深理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孩子们,你们好!你们喜欢山爷爷吗?瞧,山爷爷正向我们走来了,用我们的掌声欢迎山爷爷,好吗?谢谢孩子们,看,文文也来了,正和山爷爷说话呢?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什么吗?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首儿歌后,同学们就知道了。和老师一起写写题目,好吗?

① 齐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读准音,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辅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读后用铅笔在文中圈出儿歌后的四个生字(真、才、比、双),拼读生字,抽生读(选择生字读两遍再组词)。

2.拼音汉字对照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小组练习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抽生朗读,评价读书情况。

三、探究感悟,体验发现

㈠、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能找出哪个句子是孩子说的,哪个句子是山爷爷说的吗?

2.你想怎样读这一部分,(大声朗读、找同学读、分角色读……)你能按着你的想法读一读、试一试,再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3.同学们读得真精彩,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段主要赞美山爷爷的什么吗?(生:“高”,教师适时板书“高”同时课件出示高山图画即课文插图)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过你搜集的资料来举例说说山的高吗?(学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想了解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高山图片吗?(出示课件:高山图片,教师配上简单的介绍。)

4.面对孩子们对山爷爷“高”的赞美,山爷爷说了什么?哪位孩子来读读山爷爷说的话。你们喜欢登山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登山,好吗?【活动】:登山

【课中休息】: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㈡、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儿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请孩子们自由的、美美的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好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

(学生可以自己朗读儿歌或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3.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也有许多美丽的大山,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黑龙江的山景图),师介绍图片引入: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老师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发现,都不停的赞叹山爷爷的什么?(美)教师板书:“美”。你能说说从哪儿看出了山爷爷的美?

4.你有和山爷爷的合影照片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教师适机提问:你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谢谢小朋友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读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山爷爷,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山爷爷,你真美,绿树、红花把你环绕。

山爷爷,你真……

你还想对山爷爷说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赞美山爷爷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对山爷爷的赞美。)

6.面对同学们的赞美,山爷爷又高兴又难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我真可怜”)

孩子们,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说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看,帮助山爷爷的人们来了。(课件播放“帮帮我”)

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对帮助山爷爷的人们说什么呢?你参加过植树吗?你打算怎样去帮助山爷爷。是啊,在人们的帮助下,山爷爷又慢慢变美了?(课件播放“我变美了”)

正如山爷爷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你的双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后,师提问)这是山爷爷对孩子们提出的希望,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最美的世界”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相互说说,好吗?(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感谢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向自己说的那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课件出示:提供“改造荒山”“退耕还林”的图片,老师介绍资料即环境的变化。)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1、“我会读”。搜集自己喜欢的儿歌,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背一背。

2.“我会画”。画画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世界”画展。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