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5-11-10 10:45:20
隔离的心得体会15篇

隔离的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隔离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隔离的心得体会1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反复,医护人员总是用于担当,责任先行,始终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第一线。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我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组建了医学观察区,我有幸被抽调至医学观察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在此期间,医院作为我们医护人员强大的后盾,给予我们一切支持,只为打赢这场战争,战胜困难。

为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风险,在进入病房之前各位老师加强对我们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其中包括:怎样正确穿脱防护服;鼻咽拭子采集的标准方法;隔离病房的病区管理;接受新入院的隔离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及过敏史、饮食习惯;建立专门的微信群方便医患交流、监控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告知他们在医院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病患排泄物的处理;消毒片的使用方法及消毒液的配比;标本及垃圾的安全转运以及可能出现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最后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在接收病人之前对病房的进行的准备工作。

我和同事们以最短的时间熟悉了病区及酒店的周围环境和自己的工作流程,医院还请到了刚参加完援瑞的冯程护士长对我们进行视频培训,她为我们讲解了进入病房及回到酒店时如何做好防护,增强了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认识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对于新冠肺炎的认识再次的加深了,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作为一个护士应该具有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医院就是战场,疫情就是镜子,疫情面前态度比能力重要,防控意识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心理,需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扎实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勇于担当。前辈老师对我们倾囊相授,同事们认认真真勤勉工作,我更加坚定了我们终将战胜这场疫情的信心。

致敬平凡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韧医者,他们平凡的生命中蕴藏着高尚的灵魂。病毒无情,大爱无声,携手前行,共克艰难!

隔离的心得体会2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茫茫,送战友踏征程,任重道远多艰辛……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兄弟,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这首歌词送予前往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们,伟大的逆行者,加油,等你们平安归来!

xxxx年伊始,春风还未吹遍祖国大地,有一种叫作“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却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成了不速之客。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起初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病毒之前从未在人体中被发现,它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因此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远离那些有呼吸道症状的感染人群。但是,那些白衣天使却顶风而上,不畏被感染的风险,成为逆行者来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望着他们义无反顾的背影,向他们致敬,愿他们早日打胜这场战役,早日平安回到亲人身边。

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天波府走出报国将。浙大一院的重症医学专家――郑霞医生,就是这些逆行的英雄中的一员,她从医15年,中共党员,医技精湛,在疫情来临时主动提出去武汉支援。她“丢下”了年迈的父母,做好了长期在武汉“战斗”的心理准备,带上行囊,带着伟大的背影,进入了疫情最核心的病房,开始武汉抗疫之战。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疗专家们在隔离病房和负压病房工作,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密闭闷热,穿着一个小时就会感到不适,而他们一穿就是整整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还要对着患者开展医疗和护理,经常汗流浃背,不吃不喝一整天。在这阴雨连绵的冬天,千家万户因为他们的守护而温暖,在这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他们离别家人,穿上战衣,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战无不胜的信心迎险而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最伟大的背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而平安归来!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隔离的心得体会3

今年的春节格外的冷清,街上少了许多赶集的大人和游玩的孩童,人们都呆在家,预防传染。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下,有一个地方可“热闹”,那就是医院。

钟南山,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在前几天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他在去往武汉的路上,由于没有赶上飞机,只能被安置在餐车一角,望着他闭目的照片,谁能想到他已经有八十多岁了。在他说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儿来”之后的第十七年,他又一次的奔赴抗疫前线。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的白衣战士坚守在抗疫一线上,我们可能看不见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而“逆行”前往医院的情景,也可能看不到他们内心的失落,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在摘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口罩的勒印,看到了他们为了病人忙东忙西的情景。是啊,他们早已把自己的情欲抛在脑后,一心忙于自己热爱的医学工作上,坚守自己医治病人的初心与使命。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隔离的心得体会4

2021年刚刚开始,疫情却再次席卷而来,邢台封城!南宫封城!身在高风险区域里的我们此刻多想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身旁。

我知道此时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乡以及国家也都在为我们的安危担忧,为了我们而彻夜难眠。穿着厚厚的隔离服,我们苦苦等待。终于广宗来车了,晚上7点我们从重疫区一南宫,带着满怀的期待踏上了广宗政府派来的大巴车,心情无比激动。

上车后,几十人的车厢内无比寂静,抬头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灯火阑珊,还是第一次发现广宗原来是这么的美丽。是的,我们终于等到了,等到了回家的客车。真的好神奇,在回去的前一天,我还沉浸在过年都回不去的失落之中,谁知今天就能回到故乡,我深深地明白,这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隔离点在广宗新一中,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我们下了车。我们脱下厚重的防护服迈进了隔离室的大门,大门里面空无一人,面对着大门里的寂静,我不知为何眼泪突然而下。是的,我哭了,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我已无法想象今后这21天会面临着什么。我好像被一根针定住了似的,站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许久,脑子里仿佛现出了什么,冷静下来后突然明白了:现在的我只有坚持下来,也只能坚持下来,一起抗击疫情,不能退缩。我开始着手整理这21天的东西,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挺过这21天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坚持下来,这也是为祖国做贡献。加油,你可以做到的!父母,老师,志愿者的哥哥姐姐们都在看着你呢!

晚上本应灭了的灯,为了我们的归来而点亮,我们不能辜负他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政府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每人发了一个平板,每天都有非常丰盛的饭菜,中药、西药应有尽有 ……此处隐藏6625个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干部。战役面前,方显责任与担当,这也是鉴别一线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

有“大家”,才有“小家”,生命重于泰山,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一名优秀干部始终坚定不移守护的初心。当疫情防控工作这项危险的工作来临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义不容辞,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放弃享受假期的美好时光,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中,严守纪律要求,坚守岗位,切实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争当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和“服务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正是这些优秀的一线“战士”无悔地投入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去,才为国家、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场疫情急如火,不容有闪失,在这儿关键时刻,更是能检验一名党员干部的“成色”。面对突发的疫情,不逃避、有担当,扎实工作有成效才是优秀干部的表率。态度上敷衍塞责、模棱两可,工作上“一问三不知”、玩忽职守,行动上怠慢无度、无动于衷,连最基础的工作都不能做到,可想而知,这样的干部就是这场战役中的“绊脚石”,即使“免职”也不冤。而中组部专门下发通知,提出“要大胆提拔使用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严肃问责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这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制度保障。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其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先进典型,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他们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永不后悔,他们是党的优秀儿女。正是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才最有希望让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他们是人民的“守护神”。

隔离的心得体会1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随着全国人民防疫阻击战的打响,一个个初心红胜火的先锋,逆行而上,直面病魔,持续鏖战,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亿万人民的视野,驱散了病魔笼罩的阴霾,深深扎根住进了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房,使我们全党兴起了人人争做先锋的浪潮,深深地指引了战“疫”必胜之路。

向战“疫”先锋钟南山学习“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深沉担当。他是从医学世家培养出的院士,84岁的老人,“他本可以安享天伦之乐”,但是,他却选择除夕驰援疫区,主动请缨担任顾问组组长,义无反顾地到疫情发生地,将人民的安危放在心间,以宽阔的肩膀扛起共克时艰的战“疫”大旗,唱响了国有战敢担当的“主旋律”。疫区街头的国歌使他流下了英雄泪,升华了战“疫”先锋深厚的家国情怀,直面魔鬼的斗争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使命在心、责任在肩”的深沉担当指引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李兰娟学习“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注实干。“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发。”面对突发不明疫情,李兰娟院士第一个直击病魔。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的她,坚信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民总动员,依靠广大专业的医务人员,我们一定能胜利。每天只睡3小时,与时间赛跑,与病魔直面较量,一个73岁的老奶奶一直挡在14亿人前面,使用“四抗二平衡”迎战、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高强度推进疫苗研发……这是经历非典、禽流感等等疫火洗礼的一片初心,始终实战在火线。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注实干号召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火神山建设团队学习“十万火急、神兵天降”的中国速度。在疫情发生地的一片荒芜中建一所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需要多久?60多个项目团队,5小时的设计方案,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不分昼夜,持续作战。10天,火神山医院像“变魔术一样建起来”。神兵天降般的中国速度再次震撼世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十万火急、神兵天降”的中国速度领跑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向战“疫”先锋布和朝鲁等优秀的中华儿女学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在广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名优秀的“第一书记”布和朝鲁,在2月3日人生的终点,捐出了2万元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党费。“多年来,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这么重,我却帮不上什么忙,你们要把这钱交组织。”这是老人临终最后深情的嘱托,也是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提供各种无私支援的杰出代表,更是一颗质朴无华、感人至深的火热初心。疫区加油!全国帮忙!一列列逆行的队伍、一批批驰援的物资、一颗颗关注的心、一滴滴同情的泪……凝聚的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的力量,这如钢如铁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党员干部将在这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支持下,持续鏖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疫”先锋,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战“疫”大军,在先锋的感召下奔涌向前,必然会人人争做初心如火的战“疫”先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持续鏖战,积力为功,疫病魔鬼必除!

战线就在脚下,初心行将致远;学在当下,即刻战“疫”!

隔离的心得体会15

今天,是我们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的第七天。一个星期前,我们全家从台州的天台回到了柯桥。为了响应政府的政策,我们也自觉地进行了隔离14天的医学观察。毕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也算得上是为抗击疫情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

每次当我站在窗户边向外看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的一副情景:大街上空无一人,即使有一两个佩戴着口罩的行人急匆匆地走过街头,但是不一会儿,又急匆匆地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之中。这时的大街十分冷清,远比不上旧时的街道那么热闹。这也许是疫情搞得鬼吧!我不禁这样想。

每天中午的时候,社区里的医生们总会准时到接受隔离的每家每户测量体温。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认真仔细地登记每个人的体温。一个社区里接受隔离的人非常多,所以医生们的工作也就十分繁忙了。为了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战争,医生们实在是太辛苦了。就在那一刹那,我有一丝莫名的心酸涌上心头。

每天,不仅仅需要医生们的辛苦付出,此外,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他们要做的事情十分烦琐,比如:帮助正在隔离的市民清理垃圾,给予市民一些生活用品。每天,他们不停地奔波在各个楼层之中,用自己最美的笑容面对每个居民。但是,我们可曾知道他们那心中的苦衷?他们尽心尽力地服务我们,却不需要我们对于他们的辛苦,用金钱来报酬他们,而一声“谢谢”,就足以让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极大的安慰了。我想:这些志愿者的行为也许称得上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是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要尊敬这些默默无闻,奉献社会的“凡人”!是他们的平凡,造就了我们身边的不凡;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就要向他们这些“平凡”的无名英雄致敬!

《隔离的心得体会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