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时间:2025-11-10 10:44:18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本文的作者

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过难忘或有趣的经历吗?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师:今天,我们跟随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一起回到她的童年时光,领略与众不同的另一种童年生活。

3、师:简介作者的资料,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返台,后举家迁居北京。后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1953年开始创作,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生: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师:正音,指导读好句子。

三、自学课文

1、电脑出示自学引导题:

⑴ 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哪几个片段?

⑵ 请你想想,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或难忘的经历。

2、生熟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⑴ 问题1:

作者围绕自己的童年生活写了以下几个片段:

① 冬天,骆驼队拉着煤停在我家跟前,当父亲与他们讨价还价时,“我”看到了骆驼咀嚼的样子,不禁模仿起来。

② 我看到系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忍不住问爸爸,爸爸正确的回答引出了“我”幼稚的想法。

③ 冬去春来,骆驼脱去了它的旧驼绒袍子,我真想为它剪一剪。

④ 多年后,当“我”长大了,“我”又一次听见悦耳的驼铃声时,回忆起一去不还的童年。

⑵ 问题2:

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童年生活,把生活中有趣或难忘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四、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师:在作者回忆的四个童年生活场景中,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选择你感兴趣的学习,体会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2、第一个内容:

师问:冬日里送煤的骆驼队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

(骆驼咀嚼的样子,显示了它们安静的态度。尤其是它的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骆驼的双峰上驼着两袋煤、从遥远的门头沟一步步走来与它们的安静神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第二个内容:

师问:骆驼的脖子下面为什么会挂一个铃铛?爸爸和我的解释一样吗?为什么?

(爸爸的.回答是骆驼怕狼,带着铃铛,狼就不敢侵犯了。我却认为给骆驼带上铃铛,给人们的长途旅行增加一些情趣。说明骆驼耐得住长途旅行的寂寞和干渴的折磨。因此,“我”由衷地敬佩骆驼这种稳重、耐劳的特性。)

4、第三个内容:

师问: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对骆驼的关注?这说明了什么?

(春天就要来临时,“我”看到骆驼的毛皮大块大块地脱掉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了。夏天到了,再也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就问妈妈它们的踪影。冬天又来了,“我”又看到了骆驼队,听到了驼铃声。这说明了“我”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无限留念。)

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练笔:

选择你童年生活中的经历或趣事写下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样表达的好处。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城南旧事》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先听支歌,会唱的跟着唱,注意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童年》)这歌词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2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同学们闭眼感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3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二、初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第5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第 7~11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第12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第13~16段〕。)

三、细读课文,感悟童真童趣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读第5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细细地品味,并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中,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2学习后三个片断。在后三个片断中,选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同学自愿结成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精读课文,感悟对童年的怀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2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便重临我的心头”的含义。

五、拓展延伸——说童年

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这正是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此时,你想起了自己哪些有趣的经历呢?(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总结全文

1(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姿多彩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我们应该把握好美好时光,让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都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课件出示书的封面)在这欢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很棒,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板书:

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吃食

谈驼铃作用

想替骆驼剪毛

询问骆驼去处 一去不还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