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楼主16lz.com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中...

过年的回忆

admin2021-01-25109

  龙年春节,回到父母所在的故乡小城,与家人团聚,一大家15口人共享天伦之乐,尽诉亲情之情,孩子们兴高采烈,大人们其乐融融。想起了流逝的年的故事。。。。。。

  现存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进入腊月准备过年的情景。那时父母工资低,家里孩子多,加上处于供给制时代,所以,过年时的花销是要精打细算的。父母会把挣到的工资分成若干个部分,并分别用纸条做上标记:买肉的,买粮的,买油的,买糖的,给父母长辈的,如此种种,有限的收入不允许超支,必须严格控制花销额度。有时父母会交给我其中的一部分外出采购,比如排队买肉、买鞭炮、买糖果,我自会乐的屁颠屁颠地去完成,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因为知道离分享这些美味和消费这些奢侈品的时候越来越近了。

  过年对于男孩子来说,能够放上一些鞭炮是非常向往的事情,当然父母也会给我们买上一些,但拿现在的标准来比,数量是非常“吝啬”的,记得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四五百响,十几个二踢脚(两响炮),稍微奢侈的时候也会给买点儿穿天猴之类的焰火,都是价格低廉的那种。鞭炮的燃放也是要有计划的,三十、初一、初五、十五都得有所安排,所以放连响的一挂鞭是很奢侈的事情,基本上不会有,一般都是一挂100响的分成两次燃放,剩下的时候就是将100响的鞭炮逐个拆开,点燃一炷香,一个一个单蹦,遇到哑火的鞭炮,我们会把没有引信的鞭炮折断或者把里面的火药剥离出来,重新点燃,享受火焰喷射的样子。这些有限的过年装备对于贪玩的男孩子们来说是很残酷的,于是我们会偷偷摸摸地自筹资金买一些鞭炮,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鞭是二角钱100响,二踢脚是2分钱一个。自筹资金来自于这一年的积累,都是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最多的时候可以有10元钱左右,在四十多年前这可不是个小数字。过年的这几天,经常和小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大街上用二踢脚玩打仗的游戏,那时还有城墙,会有一部分人在城墙上守城,一部分人攻城,靠着密集的火力冲上城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年前,每家每户都会扎花灯,这种花灯不同于现在的大红灯笼,是用纯手工制作的,先用铁丝或者木条围好外形,大部分是正棱形、五角星、动物形状等样子的,然后在外边粘上花花绿绿的`彩纸,在底部固定一个木条穿一根铁钉,晚上天黑时将蜡烛穿在铁钉上点燃,高高挂到大门的两侧。由于当时居住的是联排的简易家属宿舍,各家各户门挨门,当花灯亮起的时候,从远处望去,场面非常壮观,煞是好看。这时人们也会借串门的机会欣赏这些花灯,并对其评头论足,遇到做的好的,会赞不绝口。但这种花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遇到风大的时候,里面的蜡烛会被吹灭,甚至引燃花灯,那时条件所限,人们都舍不得在里面拉上一盏电灯。

  正月十五的晚上,小城会在指定的地点燃放大型焰火,这种焰火燃放一般是由单位组织的,其花费是个人所不能负担起的,因此会吸引许多市民观看,除现在常见的礼花类的焰火外,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种叫做“铁火”的土焰火,观众站在安全的位置,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衣物,从炼钢炉里舀出来刚刚融化的铁水或钢渣,在高高的南门桥上,用铁锨扬起又打开,多人同时操作,钢花四溅,观众一阵欢呼,场面蔚为壮观。

  儿时的过年时光是令人兴奋和充满期待的,随着年轮的推移,这种年味似乎越来越淡漠了,只有浓浓的亲情仍然萦绕在心头,每到过年,仍然想回到故乡的小城,与父母家人团聚,尽管时间是短暂的。而且只有回到儿时的故乡,才能回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充分享受那种难以名状的温馨。。。。。。

 下一篇抽完这支烟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