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楼主16lz.com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

admin2021-01-25162

  作为一个骨灰级的资深书迷,小时候到镇上赶集时,父母给的五毛钱全部用来买书的记忆在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书太多太多地装点了懵懂的童年,也太多太多地丰富了过去那些无聊的日子。

  记得较为清晰的还有府东北路旧邮电局旁的邮政期刊零售店,这个小店以卖报刊、杂志为主,那会儿定期去购买的报刊杂志有《南方周末》、《环球时报》、《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知音》等七八种,当时的报刊杂志定价很低,1993年《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时也就是4毛钱的样貌。《辽宁青年》、《少男少女》等杂志也在学生中比较流行,间或也会买上一两期,那是一段穷且快乐的日子。潞城诗人黑骏马的诗集我就是在那个小店第一次看到的,那时他已经名满天下了,我还是一枚青涩的小男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售书的小伙子,好像是山底村人,除了卖书,平日弹弹吉它,下下围棋,好美呀!当时的感觉就是,开一片书店,迎着朝霞,守着夕阳,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天底下最最惬意的事情。

  除了友谊书社外,记忆较深的当时还有一个叫“鱼龙书斋”的书店,在此刻的服装大楼东侧。文化馆楼下也有一家,店名想不起来了。当时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精力旺盛得无可无不可的我还经常跑到山化看书,至今还能记得山化百货大楼内西北角楼梯下就是卖书的,我在那儿买了第一本1994年版华艺出版社的《古文观止》,1000多页28元钱,当时对一个学生来说也算是“巨款”了。《陈情表》、《滕王阁序》、《春夜宴桃李园序》、《赤壁赋》等近百篇名篇至今倒背如流,就是那个时候“童子功”打下的基础。山化另外的几家书店也常光顾,但记忆不深,隐隐约约地记得菜市场内、山化医院西侧、厂区门口、家属区C区传达室旁等处各有一家,那时莫名地感觉好象山化人的文化素质较高,区区万人竟有这么多的书店。

  有人说一个城市书店的多少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今年,潞城撤县设市已经20年了,书店的发展却越来越式微了。20年前的我在这个小城市里能拥有如许多看书的快乐,无垠的时光一晃而过,我庆幸过了20年,我还能在这个喧嚣的小城中找到书店这种憩息心灵的场所。那么20年后呢?当潞城庆祝撤县设市40年的时候,我们还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吗?我不敢想像。闲暇时和朋友谈到这个话题时,也有人说:“科技高度发达,传统出版物必然会消失。”对于这一点,我始终不坚信。诚然,书籍保存的介质有很多,一张光盘足以装下全世界所有的书籍,但就像电脑始终不能代替人脑一样,书籍永远不会消亡。不信,我和您打个赌,20年后,如果潞城没有了书店,已届退休的我就开上一家,书店的名字就叫“挽住时光”,欢迎您来品茗静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