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楼主16lz.com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中...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

admin2021-01-25168

  穿绿毛衣的女孩读后感(1):

  以个体记忆对抗群众“沉默之恶”

  然而,幸存者这种“沉默”的道德,却未必能换来良善的回应。大屠杀随战争终结而归于湮灭(只在欧洲),但种族歧视却不死(不只在欧洲),复活的新纳粹主义甚嚣尘上,而对大屠杀是否实有其事也时有个性的论调抛出。有鉴于此,齐格女士觉得在“沉默”的道德之外,幸存者负有将所发生的事情说出来的更高的道德:“如果我不说,还有谁来说?如果我不记得,还有谁记得?如果我们那段在下水道里的经历被黄土掩埋,未来的人们就更容易质疑大屠杀是否只是个传说,根本不曾发生过”。于是,就有了这本与美国作家丹尼尔?佩斯纳合著的《穿绿毛衣的女孩》。此书之后改编成电影《黑暗弥漫》,2012年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当年只有8岁的克丽莎,直击了这十四个月的地下生活,没有虚饰、没有回避,正因她无法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小男孩那样幸运地生活在某种刻意营造的温馨环境中。我们不必一一列举,单是克丽莎详细描绘的“取水长征”,就足以说明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任何完美想象的存在。地下水脏污不堪,自然不能饮用,取水需从地上的喷泉或者滴水嘴处获得。而地下管道半径仅40厘米,男生们只能嘴里叼着茶壶把手,手脚并用匍匐潜行2公里并且来回数次,由于无法转身,他们的回程是倒退着爬的,而费这大半天工夫所取得的水量,只够每人四分之三杯而已。更瘆人的是,地下管道因春季融冰夏季暴雨频发洪水,逼仄的空间常有灭顶之灾,取水的代价是巨大的。

  但德国人并没有真正击败下水道中余下的犹太人。克丽莎为我们展现了黑暗中的那一丝光明,正是这丝光明,使得生存不至沦为加害者未能做到而受害者作茧自缚的地狱。其要旨便是,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可做。他们清扫做饭取水各司其职,这种条理性的秩序构建起了生活的基本框架,而人的信心也由此被依托起来;他们理发、洗澡、做填字游戏、讨论文学作品,写戏甚至演戏,始终持续一种礼貌人的姿态;他们发奋从苦难中发掘乐趣,与地道中的老鼠和蟑螂共眠,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心态应对生存的极限。而人性的温暖,比如亲人的关爱,索哈等人冒着生命危险予以驰援的人道主义,以及地下“大家庭”十四个月以来构成的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伙伴关联,都是他们发奋坚持下去的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克丽莎称书中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从来是“德国人”而非“纳粹”,我们不能因之称其“狭隘”,正因这确乎不是未经历那场屠杀的人所能明白,而“纳粹”之类的外交辞令也使那些在战争中眼见犹太人被屠而持续沉默(甚至助纣为虐)的人得以脱罪。是的,在大屠杀这件事上,许多犹太人选取了沉默,但这种沉默是有分量的,它麇集了千千万万如克丽莎那样的个体记忆,不屈不挠地凸显了加害者的“沉默之恶”,也在必须程度上,促使之后勃兰特那举世震惊的一跪,不是以纳粹的名义,而是以整个德国的名义。正是这一跪,开启了宽容与和解的大门。

  大屠杀本是段残酷的历史,可我在书中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个小女孩对死亡的渐渐木然,对亲人的死没有血淋淋的描述,只是说被带走了,没再回来,想象他们的地下室生活,让我有些无奈,是什么样的灾难造就了这么一群为了生存不顾一切的生灵,利益让德国和俄国轮番折磨犹太人,种族歧视让乌克兰的小孩子都用有色眼镜看待犹太人。但欣慰的是,还有那么几个好心人,帮忙他们,让他们还能够见到那光亮的天空。

  一本还原了大屠杀真实经历的小书。充满期望的书名之下是犹太人大屠杀下的艰苦卓绝的生活。故事跌宕起伏,直指人心。

  读完这本稍显平静的书,让我感觉经历真的是一个有魔力的词。从小生活在纳粹迫害下并曾在下水道生活14个月的穿绿毛衣的女孩,却能够在日后用这样一种平和的语言讲述这些过去,似乎那些经历不是那样恐怖一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