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LeetCode #167 两数之和||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已按照升序排列的有序数组,找到两个数使得它们相加之和等于目标数。

函数应该返回这两个下标值 index1 和 index2,其中 index1 必须小于 index2。

说明:返回的下标值(index1 和 index2)不是从零开始的。你可以假设每个输入只对应唯一的答案,而且你不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示例:输入: numbers = [2, 7, 11, 15], target = 9输出: [1,2]解释: 2 与 7 之和等于目标数 9 。因此 index1 = 1, index2 = 2 。



思路分析:
对于该题目可以用暴力解法来解决,使用双重for循环,第一重for循环每次选取一个数,第二重for循环每次从剩余的数中选取一个数,然后计算两数之和,将其值与目标值比较。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int[] twoSum(int[] numbers, int target) {    int[] res = new int[2];    for(in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for(int j = i + 1; j < numbers.length; j++) {            if (numbers[i] + numbers[j] == target) {                res[0] = i+1;                res[1] = j+1;            }        }    }    return res;}
接着,我们以数组{2,7,11,15},目标值18来举例说明一下双重for循环这种实现方式的不足之处。当第一重for循环考察的元素为2时,需要将其和剩余元素7、11、15分别进行求和。但是,剩余元素中最大值是15,其与元素2相加的结果是17,小于目标值18。也就是说,由于数组是升序排列的,如果可以先计算元素2与元素15的和的话,那么元素2就没有必要与元素15之前的元素7、11再次进行求和计算了。同样的对于元素15来说,按上述代码实现方式,它需要和元素2、7、11分别进行一次求和计算。但当元素15与元素7进行求和计算时,其和为22,已经大于目标值18。又由于数组是升序排列的,那么元素7之后的元素11就没有必要与元素15进行求和计算了,因为其和必然大于目标值18。通过上述分析,由于题目中给定的是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数组,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该题目来说:并不是数组中的每个数都需要和剩余的数逐一进行求和计算。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接下来看下如何用对撞指针的思路来优化上述实现方式。我们还是以数组numbers = [2, 7, 11, 15], target = 18为例进行讲解。首先,定义左侧指针left指向数组中第一个元素,右侧指针right指向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此时,numbers[left]+numbers[right]=17小于target=18。
因为数组是升序排列的,为了让两个数的和变大一些,应将左侧指针left向右移动一位,也就是元素2没有必要在与剩余的未考察元素7、11进行求和计算了。此时,numbers[left]+numbers[right]=22大于target=18。
同样,由于数组是升序排列的,为了让两个数的和变小一些,应将右侧指针向左移动一位。同样的,右侧指针向左移动一位,表示元素15没有必要与剩余的未考察元素15进行求和计算了。此时,numbers[left]+numbers[right]=18等于target=18。因此,找到了两个数7和11,其和等于目标值。对撞指针代码实现思路如下:
public int[] twoSum(int[] numbers, int target) {    int[] res = new int[2];
   // 定义左侧指针left,指向数组中第一个元素    int left = 0;
   // 定义右侧指针right,指向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    int right = numbers.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 如果左侧指针与右侧指针所指向的元素和等于目标值,则返回结果        if (numbers[left] + numbers[right] == target) {            res[0] = left + 1;            res[1] = right + 1;            return res;        }else if (numbers[left] + numbers[right] < target) {            // 如果左侧指针与右侧指针所指向的元素和小于目标值            // 因为数组是升序排列的,为了让两数之和变大一些            // 因此应将左侧指针向右移动一位            left++;        }else if (numbers[left] + numbers[right] > target) {            // 如果左侧指针与右侧指针所指向的元素和大于目标值            // 因为数组是升序排列的,为了让两数之和变小一些            // 因此应将右侧指针向左移动一位            right--;        }    }
   return res;}


02LeetCode #125 验证回文串题目描述:给定一个字符串,验证它是否是回文串,只考虑字母和数字字符,可以忽略字母的大小写。说明:本题中,我们将空字符串定义为有效的回文串示例:
输入: "race a car"输出:false


思路分析:
回文串是一种从左到右读和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字符串。题目中描述的回文串是忽略字母大小写并且只考虑字母和数字字符。
接下来以字符串"@CaTnAc#"为例来看一下如何用对撞指针的方法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回文串。
因为题目描述中是忽略字符串大小写的,因此先将字符串中所有字符转为小写字母。
然后,分别定义左指针left,指向字符串左边第一个元素;右指针right指向字符串右边第一个元素。
先看左指针left,当前指向的元素是”@“字符,不是字母也不是数字。因此,left需要向右移动一位。同理,指针right也应向左移动一位。这时指针left指向的字符”c“与指针right指向的字符”c“是一样的。
因此指针left向右继续移动一位,指针right向左继续移动一位,考察下一对字符。同理,这时指针left指向的字符”a“与指针right指向的字符”a“是一样的。
因此指针left向右继续移动一位,指针right向左继续移动一位,考察下一对字符。这时,指针left指向的字符”t“与right指向的字符”n“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字符串"@CaTnAc#"不是回文串。至此,即使有剩余的字符也就不需要考虑了。
通过上述分析,不论左指针left还是右指针right,其向前移动的情况有两种:

  • 一是当前考察的字符不是字母或数字
  • 二是当前指针left与指针right指向的字符相同

最后如果指针left与指针right指向的字符不同,则该字符串不是回文串。当指针left指向的位置大于指针right指向的位置时,说明所有字符考察完毕,则所考察的字符串是回文串。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boolean isPalindrome(String s) {    String lowerCase = s.toLowerCase();
   int left = 0;    int right = lowerCase.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 指针left小于指针right且当前考察的字符不是字母或数字,指针left向左移动        while (left < right && !Character.isLetterOrDigit(lowerCase.charAt(left))) {            left++;        }
       // 指针left小于指针right且当前考察的字符不是字母或数字,指针right向右移动        while (left < right && !Character.isLetterOrDigit(lowerCase.charAt(right))) {            right--;        }
       // 如果指针left指向的字符与指针right指向的字符不同,则不是回文串        if (lowerCase.charAt(left) != lowerCase.charAt(right)) {            return false;        }
       // 指针left左移,指针right右移,继续考察下一对字符        left++;        right--;    }
   return true;}

03LeetCode #11 盛最多水的容器题目描述:给你 n 个非负整数 a1,a2,...,an,每个数代表坐标中的一个点 (i, ai) 。在坐标内画 n 条垂直线,垂直线 i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i, ai) 和 (i, 0) 。找出其中的两条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说明:你不能倾斜容器。示例:

输入:[1,8,6,2,5,4,8,3,7]输出:49解释:图中垂直线代表输入数组 [1,8,6,2,5,4,8,3,7]。在此情况下,容器能够容纳水(表示为蓝色部分)的最大值为 49。


思路分析:
题目要求找出两条线使得它们与X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可以将其转换为找出两条线,使得它们与X轴构成的面积是最大的。一种解法是通过暴力解法,即双重for循环。第一重for循环选取一条边,第二重for循环是从剩余的边中逐一选取,然后和第一重for循环选取的边进行面积计算。代码如下: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 用于记录最大面积    int maxArea = 0;    for(int i = 0; i < height.length; i++) {        for(int j = i + 1; j < height.length; j++) {            // 当前考察的两条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            int currentArea = (j-i)*Math.min(height[j], height[i]);            maxArea = Math.max(maxArea, currentArea);        }    }    return maxArea;}
接着,我们分析一下双重for循环这种解法的不足之处。当第一重for循环选取的边是下图中i所指向的边时,其和剩余未选取的边构成的最大面积就是图中的阴影部分。因为,在该图中当选取i所指向的边为基准边时,由于其是最短边,且和j所指向的边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构成的面积也是最大的。但是在使用双重for循环时,在计算i所指向的基准边与j所指向的边和X轴构成的面积之前,需要先计算基准边与X轴上2、3、4、5、6、7、8这些边构成的面积。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存在很多无用的计算。
那么怎么减少这些无用计算呢?答案是:如果能先计算i和j所指向的边与X轴所构成的面积,并确定接下来i所指向的基准边不再需要参与计算,就会减少很多无用的计算。接下来看下如何用对撞指针的思想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如下图,指针left和指针right所指向的两条边和X轴构成的面积是图中阴影部分。那么,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接下来需要向内侧移动一条边,那么是移动较长边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呢?还是移动较短边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呢?首先看下如果向内移动较长边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会出现什么情况。向内侧移动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时,有三种情况:
  • 一是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减少且小于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如下图中指针right1所指向的边。

  • 二是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增加且大于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如下图中指针right2所指向的边。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不论是哪一种,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与指针right向内移动后所指向的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都是减少的。

  • 三是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没有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由于较长边的长度没有变化,但它与较短边在X轴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因此构成的面积也是减少的。

通过对向内侧移动较长边所对应的指针后出现的情况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向内侧移动较长边所对应的指针时,两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一定是减少的。接着,看下如果向内移动较短边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了方便查看,还是以下图作为基准图来分析。

  • 一是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增加且大于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如下图中指针left1所指向的边。这时,指针left1所指向的边与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为14,大于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与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12。

  • 二是指针left所指向边的长度减少且小于指针righ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如下图中指针left2所指向的边。对于这种情况,两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是减少的。


  • 三是指针left所指向的边的长度没有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由于较短边的长度没有,但它与较长边在X轴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因此构成的面积也是减少的。

通过对向内侧移动较短边所对应的指针后出现的情况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向内侧移动较短边所对应的指针时,两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可能会变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指针left与指针right来说,每次在计算其与X轴构成的面积之后,应向内移动较短边所对应的指针,来使得较短边不再参与后续的计算。对撞指针思想的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 用于记录最大面积    int maxArea = 0;    int left = 0;    int right = height.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 当前考察的两条边与X轴构成的面积        int currentArea = (right - left)*Math.min(height[left], height[right]);        maxArea = Math.max(maxArea, currentArea);        if (height[left] < height[right]) {            left++;        }else {            right--;        }    }    return maxAre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自51CTO博客作者mb5fe18fccaee95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1. 20张图!3个视频!一文带你搞定「快慢指针」在数组中的应用
  2. LeetCode #27 移除元素
  3. (美团)巧用数组下标,轻轻松松找出所有元素
  4. 短小精悍,双指针对撞,求解「两数之和 II」
  5. 超详细!详解一道高频算法题:数组中的第 K 个最大元素
  6. 双指针的魅力!四行代码求解「盛最多水的容器」
  7. 动画:面试必刷之二维数组中查找一个元素
  8. 「复制带随机指针的链表」的一个很巧妙解法
  9. 前 K 个高频元素告诉你桶排序有啥用

随机推荐

  1. Android 6.0及运行时权限处理
  2. [置顶] Android 各类功能效果源代码集合
  3. Android设置android:clipChildren达到的
  4. android的大好时光结束进行时
  5. 王家林的81门一站式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
  6. Android串口Serial服务解析
  7. Android技术专家 高焕堂 推荐这本书
  8. Android音乐播放器系列讲解之一
  9. Android的ps命令介绍和技巧
  10. Android:关于声明文件中android:process